close


地震能預測??為什麼別人說新聞講0點時還會有一次地震?


還是只是某些白幕亂傳的謠言?



er">



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,要準確地預測其發生時間、地點,以及其規模等,在目前似乎還不可能。現在世界各國許多專家、學者,均致力研究,也許將來有一天能夠實現。但是,由於各種地震觀測資料的日漸增 多,地震災害的預估變為可能,其技術也趨成熟,將來在地震預測方面可能先做到下列各項:(1)可能發生破壞的地區;(2)破壞的大小程度;(3)破壞發生的機率。

假定有人發表地震預測說:「明天亞洲地區將會發生地震」,可信嗎?它的答案是:可以相信。但是,這種預測沒有明白表示地震的震央 位置、規模,以及可能發生的震度,而涵括的範圍又那麼大,這種預測顯然毫無意義。

你知道嗎?花蓮地方人體感覺不到的地震(即所謂無感地震)是經常在發生的。整個花蓮地區,於民國四十年全年內,計發生有感地震六 一○次,無感地震九八○ 次,幾乎是天天有地震發生。如果再把範圍擴大到我們東鄰素有地震國之稱的日本,你說亞洲地區有那一天沒有地震發生?
雖然人們至今對於地震發生的機制(mechanism)還沒有澈底了解 ,地震預測理論也還沒有充分建立,但是仍有許多嘗試性的地震預測研究方法,常見的有以下幾種:(1)測地法,(2)驗潮,(3)地殼變動的連續觀測 ,(4)地震活動,(5)地震波速度,(6)地磁及地電流,(7)活斷層及褶曲,(8)岩石破壞實驗和地殼熱流量的測定,(9)其他。

茲選擇介紹一些重要的方法如下:

測地法(geodesic method):

根據過去許多紀錄,在大地震發生時地殼會發生變動,而有時會發生在地震之前。因此測量地殼變動情形並研判地震前兆現象,是可以預測將否有大地震發生。例如民國五十三年(公元一九六四年)日本新瀉地區發生地震前有地盤下沈現象,
因當地經常從事測量調查工作,故發 現地震發生之前確有前兆現象可尋。

此外,地殼發生變動的面積會隨地震規模之增大而增加,也就是說地殼發生異常變動的範圍越廣,可能發生地震的規模也越大。

井水含氡 量的變化:

蘇俄的科學家,在加爾姆地區發現到水井中的含氡(Radon) 於地震前會增加,亦用以預測地震。

氡是一種放射性氣體,科學家們認為當岩石受到強大壓力時,岩石內部產生無數微小裂隙,通常只有用顯微鏡才看得見。岩石有了裂隙之後,曝露於地下水的表面積自然也會增加,當地下水滲入裂隙之中,補滿裂開的空隙,可以接觸到較多的放射性物質,同時吸收更多量的氡。直到地震發生,岩石突然崩裂,氡的含量又逐漸下降。因此,監測井水含氡量,可以知道岩石受力情形,從而預測地震。

分析天然氣含量:

德國杜秉根大學的地質學家恩斯特教授,在富有沼氣的杜秉根地方從事地下沼氣含量的分析,建立了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警告系統。

在民國五十八年(一九六九),他首次觀測到探測器裡沼氣含量先增加百分之零點二至百分之二,而於經過強烈地震後沼氣含量又告下降。又發生餘震時,沼氣含量也會增加。在民國六十二年(一九七三),恩斯特教授在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的首都聖荷西擔任客座教授時,與哥國的地質研究所合作研究,他以天然氣探測器觀測的結果,發現地球天然氣含量與火山爆發有連帶關係,此法也能預測地震。

天然氣探測器主要在分析二氧化碳,因為在火山要爆發的那些地區 ,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高達百分之十二。

測定土壤內天然氣含量的方法簡單,測定工具只需一根一公尺的探 測管,是屬於較經濟的一探測定方法。



參考資料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lu78g038 的頭像
    lulu78g038

    姊妹愛漂亮~~~

    lulu78g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